刘胡兰的读后感
2015-11-15 08:53:56 6
篇一:刘胡兰的读后感
《刘胡兰》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少年共产党员刘胡兰,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乡亲们的安全,在敌人的屠刀前,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收买和威胁,毫不动摇、宁死不屈,仅仅15岁就光荣牺牲了。
篇二:
刘胡兰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生活很贫苦,刘胡兰四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爸爸娶了一个后妈。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刘胡兰经常去藏有抗日干部的金香家学习抗日知识。打内战时,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因为年龄不够十八岁,所以只能当候补党员。十七岁时,因为内部有人出卖了她,被敌人关进了审讯室,特派员张全宝、二连连长许得胜、机枪连连长李国卿都想从她口中知道共产党员还有谁,他们煞费苦心,但都失败了。没有办法只好将刘胡兰给铡了。抗战胜利后,毛主席亲笔提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了纪念刘胡兰,中国人民在1959年时,抓住了杀害刘胡兰的凶手,并在刘胡兰英勇就义的地方进行枪决。
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刘胡兰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所以我要向她学习。
篇三: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因此,它比世界上任何珍宝都更为珍贵,都更需要我们万分的珍惜。所以,当你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你会怎么做 是委曲求全 是苟且偷生 还是……而刘胡兰同志却以自己的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军队包围了她的家,把她捆-绑而去,进行了严酷的拷打。只要她说出谁是军人,就可以重获自由。但她为了掩护军人,为了保护每一名乡亲,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气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刘胡兰硬是咬紧牙关,一声没吭,更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乡亲们,献给了伟大的祖国,献给了伟大的解放战争。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舍身精神啊!
篇四:
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对刘胡兰感到深深的敬佩。
故事讲的是她在她15岁那年被徐得胜、张全宝用铡刀给害死了。她被阎匪军官抓住了,军官威胁他一定要说出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可刘胡兰为了保守住秘密,只说了村里只有她一个共产党员,敌人一次一次的问,可刘胡兰也一句顶一句说她什么也不知道。军官宣布:如果刘胡兰不投降,就立刻拉出去和另外几个被捕的农民一块儿执行死刑。可是刘胡兰却死也不肯向他们屈服。最后,她壮烈的牺牲了。
过去,有多少人为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些普通的名字含存着不普通不平凡的事。像“雷锋”“刘胡兰”等等。
试想,如果没有那些为祖国,为人们勇于献身的战士,哪里会有今天这美好的幸福和生活呢?
我们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儿童,21世纪的主人,应该更加努力学习。为了我们这伟大的祖国,为了有美好的明天,我们不要辜负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有前途来报答爸爸和妈妈,而且要做一些为祖国奉献的事。
篇五:
这本书主要讲了1947年,敌人袭击了刘胡兰所在的村子,乡亲们被赶到了大庙前,敌人逼刘胡兰讲出共产党的情报,刘胡兰没有屈服,光荣的牺牲了。
刘胡兰牺牲时才十五岁。如果她告诉敌人情报,共产党就会牺牲许多人。她另愿自己死也不背叛共产党,这种精神真可贵!!
我想:刘胡兰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正是共产主义的风格。面对锋利的铡刀,她不恐惧;面对凶恶的敌人,她不屈服,她真伟大!敌人三番五次地审问她,她就是不招供。刘胡兰的邻居金忠嫂刚生了孩子,如果刘胡兰假装是伺候金忠嫂的,可能会躲过这一难。但是,她为了金忠嫂和其他妇女的安全,不顾金忠嫂的再三挽留,毅然转身出了门。
相关文章
- 标签列表
-
- 作文
- 其他类
- 体裁作文
- 节日作文
- 高中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语文
- 美文
- 教育
- 句子
- 阅读
- 古诗文
- 文学赏析
- 大全
- 问答
- 读后感
- 写作指导
- 外语
- 外语课堂
- 名著阅读
- 字数作文
- 祝福语
- 词汇
- 爱好
- 唐代诗人
- 作文素材
- 学历类
- 瑞文网
- 交际礼仪文书
- 歌词
- 高考
- 散文
- 励志
- 观后感
- 古籍
- 计算机类
- 职场
- 造句
- 教案
- 外语类
- 资格证类
- 古诗
- 语录名言
- 阅读答案
- 人物作文
- 书画
- 学科教育
- 句子大全
- 日常行政公文
- 总结
- 课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知识
- 宋代诗人
- 板报大全
- 成语大全
- 近义词
- 诗词
- 工作总结
- 初一作文
- 手抄报
- 诗
- 试题
- 优美句子
- 节日庆典
- 职业技能
- 诗句
- 好词好句
- 诗歌
- 春节
- 现代作家
- 关于什么的作文
- 事务文书
- 名言语录
- 求学指南
- 高校排名
- 素材
- 自然作文
- 教学设计
- 书信函范文
- 词语
- 学生范文
- 大学
- 对联
- 读后感大全
- 演讲稿
- 琴棋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文艺体育
- 乐谱
- 赏析
- 学习资料
-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