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找作文 >作文大全 > 正文

巴黎圣母院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2022-04-01 12:16:54 85

巴黎圣母院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图片

一、《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艾斯美拉达的人物形象分析

艾斯梅拉达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岁少女,她善良美丽,由于从小被吉普赛人从家中偷走,不幸的命运和较低的社会地位使得她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歧视,但她却有着一副善良的心肠。对于爱情她显得是那样的纯洁和单纯,当法比救下她的时候她便深深地爱上了他,而法比也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她有宽容的胸怀即使别人伤害过她,但出于爱心也会不计较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卡西莫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格兰古瓦将要被乞丐国王绞死的时候,艾丝美拉达为了救下他就承诺要嫁给他,但格兰古瓦想要和她做真正意义上的夫妻,艾丝美拉达却平静地拒绝了他说:“我只爱一个能够保护我的男人。”和他结婚是为了救他的命,他们之间只能维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对于克洛德的求爱,她直接地予以了拒绝,当她在监狱里克洛德欺骗她说法比已经死了,让她不要再幻想别的男人了,她也没有动摇自己对于爱情的信念说:“如果他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要劝我活下去呢?”。在绞刑架上,克洛德告诉她说只要她接受他的爱就可以被释放重获新生,她说:“对于你的厌恶要远远大于对绞刑架的厌恶”,最后她宁愿选择死亡也没有屈服于克洛德。对待卡西莫多她以德报怨,在他接受刑罚口渴的时候是艾丝美拉达勇敢站出来帮助了他,正是这份爱唤醒了他的爱心,后来他不顾生命危险将艾丝美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下来,正是艾丝美拉达的无私爱心,我们才感受到卡西莫多的善良品质,但容貌上的巨大差距使他们没有在一起。

(二)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分析

卡西莫多由于天生丑陋,使得很多人对他都充满了厌恶与鄙视,他天生的缺陷使他的生活充满了悲惨的遭遇。只有艾斯梅拉达和克洛德对他还有一些同情之心,由于克洛德对他有收留养育之恩所以开始的时候他对克洛德十分忠诚,任凭他的指挥与差遣即使是做绑架爱斯梅拉达的罪恶之事。卡西莫多的转变是由于艾斯梅拉达的出现,同时也说明他在本质上不是邪-恶的,他转变之后拥有着善良的品格,他是当时广大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作者将他塑造得奇丑无比更是为了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在爱情方面和格兰古瓦相比,他是不幸的,因为格兰古瓦和艾丝美拉达还能维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而这对于卡西莫多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由于自身的丑陋而产生的强烈自卑使他不敢表白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所以他将那份爱深藏在心中并转化为帮助艾斯梅拉达的实际行动。为了爱斯梅拉达他勇于牺牲,最后也是抱着艾斯梅拉达的尸体走向了死亡。相貌之间的差距是卡西莫多与艾丝美拉达之间的巨大鸿沟,对于他们而言这条鸿沟是难以逾越的,所以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跨越这分界线在一起。生活中类似于卡西莫多的人会有很多,他们在面临爱情的时候往往都会因为容貌上的差距而变得自卑不敢努力去追求,通过读这部小说,尤其是对卡西莫多人物命运的了解,我们就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即使在外貌上不是很出众也要活得自信一些,这样的人生才会变得有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会过得更快乐。

(三)克洛德的人物形象分析

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他道貌岸然、虚伪奸诈,他迫-害吉卜赛女郎艾丝美拉达。他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积极上进、对人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他极力宣扬教会的思想,受到了大家的接受和拥护,所以凭借上进的表现他成为了圣母院的副主教。但教会的思想没有使他变得清心寡欲,他的心底还有私欲,直到他遇见了艾丝美拉达才使他的欲望迸发出来。

他为了得到艾丝美拉达不惜使用一切手段,他对艾丝美拉达是贪婪美色欲望的体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他想得到艾丝美拉达完全是个人淫欲在指使的。他虽然愿意为艾丝美拉达放弃一切,包括教会给他的身份和地位,但他的爱是极度自私的,他没有考虑过艾丝美拉达的内心感受。他是教会禁欲主义虚伪的典型代表,他在一系列的做法中却与教会所宣扬的行为准则相悖。他对艾丝美拉达的爱冲破了教会思想对他长时间的束缚,且一发不可收拾。生活中类似于克洛德人物还有很多,为了达到个人的爱情目的采用极端的手段,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这种极度自私的做法也伤害了很多人,这种因爱生恨而造成的悲剧我们也是经常会听说和看到。单方面强加给对方的爱是自私的,有时更是罪恶的,希望我们可以从克洛德的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

(四)法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法比是皇家卫队的队长,他英俊潇洒,穿梭在上层社会之中,他非常懂得利用各种资源来为自己谋得利益。他选择了有着丰富嫁妆的表妹百合花做未婚妻,又在背地里贪恋艾丝美拉达的美貌,可以说他是一个言行不一、道貌岸然的人。别人诬陷艾丝美拉达杀害他的时候,同时他还知道了凶手是谁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勇敢地站出来解救艾丝美拉达,任凭她被绞刑处死。曾经他对艾丝美拉达的承诺在此刻化为乌有,爱情只不过是他欺骗别人的工具而已,在苦难来临的时候他只顾着自身的安全全然不顾他曾经喜欢地人的安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这样的人也是可悲的,因为他不懂得怎样去真心地爱一个人,怎样为真心爱的人付出一切,他也就不会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

二、《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体现

(一)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美丑对照

艾斯梅拉达无疑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围绕在她身边的有卡西莫多、克洛德、法比和甘果瓦等人。在爱斯梅拉达的身上散发着至善至美的光芒,与其他人也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对艾斯梅拉达都有爱慕之情,通过他们表达这份爱的不同形式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性格品行,进而与艾斯梅拉达形成鲜明的对比。

艾斯梅拉达从小在吉卜赛长大,她纯洁美丽,犹如仙子一般降临人世。在巴黎圣母院的翩翩起舞,充分将她的超凡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将形态美与心灵美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围绕在她身边的这些人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又具有一定的缺点,有些人的缺点要远大于他的优点,例如克洛德和法比,有些人的缺点在他的优点面前有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例如卡西莫多。还有一点就是身份地位的不同有反映出他们不同的特性,艾斯梅拉达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她的身上兼有着善良与美丽,像克洛德、法比都是社会上层的人员,他们拥有者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但对普通大众却缺少怜悯之心,与其光鲜的外表相比是他们虚伪狡诈的心灵。与艾丝美拉达相比,他们是表里不一的。与卡西莫多相比,他们之间外貌上的差距仿佛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也是阻碍了他们在一起的主要障碍,卡西莫多也深知自己与艾斯梅拉达之间的巨大差距,所以他只能默默地爱着她关心帮助她,也许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消除障碍。

(二)其他人物的美丑对照。

首先要比较一下克洛德与卡西莫多,他们本是义父子的关系。开始的时候卡西莫多听从克洛德的指使去绑架伤害艾斯梅拉达,他凶狠残暴,对艾斯梅拉达充满了暴-力对待。但后来由于受刑时候口渴爱斯梅拉达主动帮助了他,他发现了艾斯梅拉达的善良和美丽便在心里喜欢上了她,至此他就开始发生转变,变得商量和高尚起来,对艾斯梅拉达更是充满了关心与爱护,奋不顾身地去保护艾斯梅拉达甚至能够为她牺牲生命。而克洛德表面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其实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的性格充满了奸险和虚伪,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与他副主教的身份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时通过后来克洛德对爱斯梅拉达的一系列迫-害与卡西莫多对其奋不顾身、英勇的保护,二者之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身份和地位的差距、外貌的差距以及人心灵的比较都使得这部小说思想深刻,批判和讽刺意味浓厚。

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法比,他是皇家卫队的队长,他英俊潇洒一身军服,深受女孩子的喜欢,但他却是一个风流的伪君子。他被克洛德所嫉妒并受到了他背后的袭击,他却侥幸没死,而爱斯梅拉达却枉死在了绞刑架上。这样的国家败类还仍然存活在世上,与卡西莫多心地善良的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其外表的英俊与内心的险恶和卡西莫多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外表漂亮而内心险恶的人要远比没有一个漂亮的外貌而心地善良的人可恨得多,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对社会的危害其实是更大的。法比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外貌欺骗无知少女,他追求艾丝美拉达也只是为了一时的色心而已,根本就不关心她的善良与品质,这与卡西莫多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卡西莫多在受难时被艾丝美拉达所帮助,他是被她的善良与美貌所深深地吸引,更主要的是他感受到艾丝美拉达的内心善良,看到她与那些周围人的不同,她的那份善良是那些人所没有的,所以一个只看重外貌一个注重内心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甘果瓦与卡西莫多都是受到艾斯梅拉达救助的两个人,一个背信弃义另一个却是感恩戴德加以回报。甘果瓦贪生怕死,处处为自身的利益着想,极力使自己不受到损失和伤害,最后逃跑的时候还不忘拐走爱斯梅拉达的山羊佳利。而卡西莫多在得知克洛德的阴谋后,义无反顾地去帮助艾斯梅拉达,他十分愤怒地将克洛德从顶楼推了下去,最后和艾斯梅拉达长眠于墓窟之中,用死亡表达了自己对艾斯梅拉达的爱。

(三)人物自身的美丑对照

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了解,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一定时间的形成过程。例如主教克洛德他年轻时候乐善好施、工作认真,对于教会他是极力地进行美好的宣传塑造,表明了他年轻时候身上有着真善美的品质,当时他的这些表现使他当上了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当上副主教之后他宣扬教会的禁欲主义,但他却由于色心爱上了爱斯梅拉达。他明知这样做会违反教规还仍然这样做,将他虚伪的特性表现了出来。为达到占有爱斯梅拉达的目的,他不择手段,控制司法不明真-相的群众将不顺从他的艾斯梅拉达送上了绞刑架。对于埃斯梅拉达的求之不得使他变得十分的疯狂,强烈的占有欲望已经冲昏了他的理智。通过克洛德的前后做法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宗教对于人性的泯灭和对于人正常欲望的束缚,克洛德的人性扭曲是宗教思想的作用所致,在这种人行为的对照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这篇小说的思想所在。还有卡西莫多在开始的时候受到克洛德的指使绑架艾斯梅拉达,凶残愚笨,就像野兽和魔鬼一样。但当他在受酷刑,口渴难耐的时候,爱斯梅拉达送了他一杯水来帮助他,他又深深地爱上了爱斯梅拉达。这份爱使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由此变得善良、高尚,成为了爱斯梅拉达的保护者和支持者。通过这种前后的对比,突出了爱斯梅拉达人性的光辉,这份光辉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品行,也歌颂了爱情对于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另一个美丑对照的体现是人物内心与外貌的鲜明对比,卡西莫多外貌奇丑无比,小说中用“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和七拼八凑的牙齿就像城墙垛子似得”来形容卡西莫多的外貌,可以说他是奇丑无比以至于他对自己都充满了自卑,在后面他不敢对艾丝美拉达表白就是他自卑的表现,与他外貌形成对比的是他善良的内心,当受到艾斯梅拉达的帮助之后便爱上了她,为了保护她不顾一切,即使做出很大的牺牲他也愿意。还有一个人就是法比,他英俊美貌,又是皇家卫队的队长,但他只是为了美色而喜欢上艾斯梅拉达,没有真心的付出。最后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艾丝美拉达的`死亡,在他面前一切都没自身的利益重要,即使艾丝美拉达深爱着他。作者通过人物内心与外貌的鲜明对比,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社会人物的虚伪,同时也赞扬了像卡西莫多这样下层民众的善良和无私。

三、结语

小说《巴黎圣母院》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其运用的美丑对照原则更是将小说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们今天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仍然会为作者的精心设计赞叹不已,同时小说的主题思想又使得我们深思,其中表达的思想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适用,我想这就是

这部小说成为经典的原因。

巴黎圣母院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篇2]

《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前期欧洲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法国作家雨果“命运三部曲”之一。它以15世纪路易十一王朝为背景,以巍峨雄壮的巴黎圣母院为舞台,以卑贱地下的小人物为正面形象,叙述了一个悲惨而动人的感情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吉普赛女孩爱丝美拉达、副主教克洛德和他收养的义子加西莫多。爱丝美拉达作为“美”代表,不仅外表美丽可爱,而且内心善良性格淳朴;加西莫多则是外表丑陋内心单纯善良,有恩必报;克洛德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是自私卑鄙丑恶的内心,三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此之外,诗人、剧作家格兰古瓦个性胆小,但对朋友关怀有加;乞丐王国的人们团结友爱,同情弱者。社会地位地下的底层人民的身上有着美好的品质,与社会上层的贵族、宗教统治者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雨果把爱丝美拉达这个光彩夺目的形象放在阴暗恐怖的中世纪的社会背景里,犹如寒夜中的一堆篝火光辉灿烂温暖宜人。然而正因为这样,她才不见容于黑暗的专制社会,终于被国王、宗教、法律、军队所组成的反动统治势力迫-害吞噬了。读者因此而激起的反封建思想不是十分强烈吗?这正是作品的主题所在。

一、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它以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却蛇蝎心肠,妄图占有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失败后痛下杀手。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加西莫多被克洛德从小收养,视他为父,认清其丑恶的内心之后将他推下钟楼,最后为爱丝美拉达舍身。乞丐王国在得知爱丝美拉达被审判、囚禁之后自发地进行救助的活动。小说在美与丑、善与恶的强烈对比中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恶,反映了雨果同情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思想。作品评击了封建王朝宗教势力迫-害和残杀善良无辜人民的卑劣罪行,颂扬了饱受摧残下层人民内心善良、对同伴友爱团结、舍己为人,反抗贵族和宗教的欺压的淳朴善良的高贵品质。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加西莫多与爱丝美拉达和克洛德

敲钟人加西莫多外表丑陋,“眼皮翘起,呈现出血红的颜色,长着血盆大口,额头皱得像我们脚上穿的帝国骑兵式的靴子他本人就是世界上所有丑相的组合体。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之间,七扭八拐,不成个架势,双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正面瞧去,就像两把只有刀把结合在一起的月牙形的大镰刀;宽大的脚板,巨大无比的手掌这纯粹是打碎后又胡乱焊接起来的一个巨人”(2)加西莫多因为丑陋的外表被父母抛弃,被社会嫌弃,从小被副主教克洛德收养,因而视克洛德为父,认为他是像神一样的存在,对他怀有一颗敬畏之心“爱他就像爱圣母院,也许犹有过之加西莫多的感情,深沉、炽烈、无限。尽管养父时常板着脸孔,阴霾密布,尽管他的一直言辞简短、蛮横、

生硬,加西莫多的这种感激之情却一刻也未曾中止过”(2),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浓烈的感激之情,冷酷自私的克洛德无限挥霍着加西莫多的真诚之心,“世上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副主教对敲钟人的支配力量,也没什么能比得上敲钟人对副主教的眷恋之情加西莫多对副主教的爱,就是连狗、马、大象对主人那样死心塌地的,也是望尘莫及”(2),当加西莫多看到他所敬畏的副主教大人对爱丝美拉达的无礼行为时,虽然从愤怒变为惊恐,但内心深处更多的却是疑惑,自己从小敬若神明的人,怎么能违背他一直奉行的高尚道德呢?一边是多年的养育之恩,一边是患难时的一杯水,但那所谓的养育其实更多的是利用,克洛德像使唤牲畜一样地对待可怜的加西莫多,没有尊严,没有平等,只是加西莫多要的却那么少,在加西莫多在爱上爱斯梅拉达之后,他对开始克洛德并有了叛逆之心,在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看到克洛德企图侵犯爱斯梅拉达的时候,他准备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既保全爱斯梅拉达又不忤逆他的义父。故事的最后,加西莫多看清了所谓的信奉禁欲主义的副教主克洛德的丑恶、阴险、卑鄙本质,将他推下钟楼。但是“理智不过足欲望、感情的眼睛,不过是用来指导实现欲望和感情的手段而已:‘理性只能叫人知道某件事情该做,某件事情该怎样做,却不能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3)。加西莫多结束克洛德生命的行为,是他对克洛德大失所望、极度愤恨和内心深爱的一切均被毁灭的结果。

加西莫多与爱丝美拉达的初次交集是在黑暗的小巷子里,加西莫多奉克洛德之命绑架爱丝美拉达失败被抓,经过一场滑稽可笑的法庭审判,加西莫多被绑缚在广场上,在所有人都对这个“怪物”投去或恐惧、或嘲笑的目光时,有且只有爱丝美拉达给这个妄图绑架她的人送去水。虽然美感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爱,但爱情往往由美感产生(3)。就因为这次相遇,让加西莫多对爱丝美拉达心生爱恋。加西莫多看到给他送水的人竟然是他伤害过的爱丝美拉达不禁心生愧疚,并为爱丝美拉达的善良所深深地感动,这也是加西莫多开始了对爱丝美拉达保护的最初的原因,加西莫多无视所有人的打骂,将爱丝美拉达藏入教堂,给她送去自己仅有的食物和棉被,尽自己所能地帮助爱丝美拉达,让“阴森”的教堂成为家一样的地方,只是这份温暖被阴险的克洛德打断。当加西莫多看到爱丝美拉达被送上绞刑架,联想到此前的种种细节,终于认识到“副教主抢走了埃及姑娘,那是毋庸置疑的了”(2),在疑惑之后是极端的矛盾心情,“如果换上任何别的人干的,加西莫多准会感到不共戴天的愤恨,费用鲜血和死亡不足以泄愤,现在却是克洛德,可怜聋子内心的这种愤恨就化作不断增长的痛苦”。加西莫多在钟楼顶,看到远处广场上爱丝美拉达被架上绞刑架,将副主教推下钟楼的那一刻想必内心充满了悲伤的情绪。看到抚养他长大的副主教克洛德和此生所爱吉普赛女孩爱丝美拉达相继死亡,说道“天啊!这就是我所深深爱过的一切呀!”内心的绝望和无助让这个悲剧人物更显悲哀。

拥有强大力量的加西莫多是个悲哀的可怜人,他背着克洛德参加“丑王”集会,成为“丑王”,心理学认为,虚荣是以不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同时由于迫切需要自尊,加西莫多变得凶狠了。“他的确凶狠,这是因为他粗野,他粗野又是因为他丑陋。他这种天性,也同我们的天性一样,自有一套逻辑。他的体力异常发达,这也是他凶狠的一个原因。霍布斯说,‘健壮的孩子天生凶狠’。”(6)

(二)爱丝美拉达与格兰古瓦和弗比斯

诗人、剧作家格兰古瓦与美丽单纯的爱丝美拉达相会于河滩广场.贫穷失意的格兰古瓦看到“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精灵,一个山林仙女,一个女神,一个梅

纳路斯山的酒神女祭司”(1)的爱丝美拉达之后就深深地被他所吸引了,他一路跟随爱丝美拉达来到乞丐王国,受到乞丐王国的“审判”,善良的爱丝美拉达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和格兰古瓦结下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格兰古瓦落户于乞丐王国之后,陪伴爱丝美拉达一起上街卖艺,当发现爱丝美拉达身处危险之中时去寻求侍卫队长弗比斯的帮助。

转看那个让爱丝美拉达心心念念的御前侍卫队长弗比斯,外表英俊帅气,从怪物一样的加西莫多手中解救了爱丝美拉达,但是他救助美人于危难的初衷并不是出自善良或者责任,而是对美色的垂涎,让所有读者不禁唾弃,同时为爱丝美拉达的选择而深感惋惜。

三、《巴黎圣母院》中强烈的“美与丑”的对比

《巴黎圣母院》中,外表美丽可爱,内心单纯善良的爱丝美拉达,对自己的山羊爱护有加,对素昧平生的格兰古瓦和被缚的加西莫多报以同情,对解救她的侍卫队长弗比斯心生爱恋,在副主教克洛德的摧残下最终成为封建君权和封建教会统治之下的牺牲品。她身上所体现的是下层人民所具有的淳朴善良的美好品质,与表面上看道貌岸然实际上卑鄙自私、邪-恶无耻,信奉禁欲主义却垂涎美色的副主教克洛德所代表的腐朽落后的封建教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加西莫多相貌奇丑,但他的爱却是高尚的具有人道和自我牺牲的特点,和克洛德的罪恶情欲完全不同。道貌岸然的克洛德,在他的罪恶企图不能达到时,便卑鄙地采用嫁祸于人的办法,把爱丝美拉达推向绞架(4)。这同样生活在圣母院中的两个人,对他人、对感情的看待却是云泥之别。副主教克洛德淫秽、叛教,不信天主教会,偏信炼金邪术,为淫欲所支配,终于导致他自己以及他所爱的人们统统灭亡(5)。这样一个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有能力伤害他人的人,并将伤害付诸实际的卑劣者,是真正的丑陋!

结论:

《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运用多重对比,通过分析和表现人物,揭示出封建君权神权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摧残。“美与丑”、“善与恶”的鲜明对比,发人深省,让读者在感慨女主人公爱丝美拉达的悲哀和不幸的同时,唾弃副主教克洛德的卑劣无耻,并为勇敢善良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所感动。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高超的艺术手法使得《巴黎圣母院》名垂文史,为后世所瞻仰。

参考文献:

(1)《外国文学——导论、作家作品选讲》,吴郎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雨果著,贺章发译,《巴黎圣母院》,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

(3)黄涛梅著,《巴黎圣母院人物新论》,甘肃高师学报,第7卷第3期,2002

(4)《外国文学史》,朱维之、赵澧、崔宝衡、王立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

(5)《亲近名著》,徐鲁主编,青岛出版社,2004

(6)休谟著,关文运泽,《人性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7

(7)王海明著,《人性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7

标签:形象分析生活经验范文

标签列表
热门文章